江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负责人:田良臣教授


概况

本研究中心立足于当今基础教育变革实际,汇聚团队的学术成果与研究旨趣,形成团队合力,秉承“国际视野,中国立场,本土问题,特色研究”的宗旨,围绕长三角,特别是苏南地区的教育历史与文化传统,特别是当代课程与教学变革实践,力图通过具有学科与区域特色的研究,呼应、融入伟大的变革时代,为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变革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的探索贡献力量。研究中心分为课程文化与教育变革研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两个团队。

苏南地区具有丰厚的教育历史积淀,是一块文化厚土。正是因为这一方水土具有尊师重教、诗书济世的民间信仰与文化传统,造就了这一带人才辈出、经济发达社会图景,且经世代风雨而文脉不衰。基于此,本研究中心致力于历史向度的研究,以期在梳理、总结本地区教育历史与文化演变的轨迹,概括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经验与智慧,比如吴地望族教育、吴地实业教育、吴地家庭教育、吴地女童教育、吴地新式学堂等,为当下中国教育变革,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参照与借鉴。与此同时,苏南作为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达地区,其背后有着自己的教育文化根源。事实上,苏南地区的基础教育也一直处于本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在课程变革实践中形成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加强对这一地区当代教育变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苏南地区基础教育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经验、路径参考,也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智慧的教育学理论繁荣奉献苏南元素。

以上乃是本中心三个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价值追求。做好上述研究,江南大学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也会达到新的水平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子团队

教育学原理

负责人:杨启光教授

 

课程与教学论

负责人:田良臣教授

 

教育心理学

负责人:沈贵鹏教授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8日] 点击次数:[]
 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 无锡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 吴文化研究中心 | 古籍整理与传统学术中心 | 江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 | 江南乐舞研究中心 
学术研究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手机扫码访问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