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050100)


学科简介

 

2006年获批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2009年获正教授职称评审权,2011年获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47.4﹪,已形成在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团队。

 

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等50余部,发表论文615篇,其中CSSCI期刊源论文138篇,核心期刊论文143篇,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及国内外国学讲演百余场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课题45项;获省部级社科成果奖2项,厅市级25项。学科点所在地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已与地方政府共建“吴越文化研究中心”、“无锡江南文化与影视研究中心”等。学科坚持本学科与哲学、史学、宗教、社会学等其他人文学科的融通,在国学研究、古籍整理及年谱编撰、诗学及美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人学”思潮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同时,依托苏南地域人文优势,在“苏南学术文化研究”、“苏南历史文化名人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重视学科交叉融合,食品文化研究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毕业生除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外,能胜任高等院校或中学的相关教学、科研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文化宣传、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有刻苦钻研和求实创新的精神,自觉遵守学术规范,专业知识有广度和深度;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掌握良好的治学方法,初步具备 “问题意识”、“方法论意识”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生能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研究方向

 

1.文艺学(文艺美学、文学理论、中西文论等)

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及方言学等)

3.中国古代文学(先秦至唐五代文学、宋元明清文学等)

4.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现当代文学与中国民间文化、当代文学创作思潮研究等)

5.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欧美文学、比较文学)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7日]  浏览次数:[]  来自栏目:[专业方向]
64.3K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人才培养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英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手机扫码访问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