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师范)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扎实的教育理论、开阔的国际视野、懂教育,会技术,能够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手段,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教育信息化、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信息化教育人才。

主干课程

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学习认知、计算机网络技术、交互式课件设计、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远程教育、教育游戏设计、学习科学与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毕业去向

(一)深造情况:近年来,专业的毕业生每年出国深造率约10%,学校主要有哥伦比亚大学、谢菲尔德大学、麦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考研升学率超40%,其中 80% 进入 985 高校,如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也有一部分在江南大学继续攻读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

(二)就业去向:教育信息化与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学校、企业、培训机构需要大量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带来广阔的就业机会与深造前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即可以去事业单位,也可以去教育技术与在线学习公司、企业以及出版机构。可从事的工作包括:中小学教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网络管理、企业培训与咨询、教育电视制作、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企业培训与咨询、数字出版、教育类软件开发与程序设计等。

优秀毕业生代表

  • 王重洋: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校博士在读

  • 陈舒: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在读,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留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王山玲:华东师范大学纪委副处级纪检员

  • 郁栋:无锡教育电视台(无锡电教馆)主任

  • 胡靖: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考试指导中心招考部部长

  • 何少莎:上海市松江区古松学校政教处副主任

  • 李晓明:共青团盐城市委副书记

  • 汪琳: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招生办主任

  • 李胡清:中山市中媒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导演

 

上一条:小学教育(师范)

下一条:汉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7日]  浏览次数:[]  来自栏目:[专业简介]
64.3K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人才培养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手机扫码访问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