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文系郭勇教授论文获中国文艺评论最高奖

来源:中文系  作者:张春梅

近日获悉,我院中文系郭勇教授的论文《新时代中国新诗再出发》获得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啄木鸟杯”是由中国文联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文艺评论界的最高奖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关于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明确要求,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自201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啄木鸟杯”评优活动涵盖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书法、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杂技、电视共12个艺术门类,本着注重导向、追求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分设年度优秀文艺评论著作、年度优秀文艺评论文章2个项目,每届评出优秀文艺评论著作10部左右,优秀文艺评论文章30篇左右。本届全国共评出38项,其中著作7部,论文31篇。

郭勇教授的论文《新时代中国新诗再出发》发表于著名诗歌刊物《星星·诗歌理论》(2019年第5期),论文以新世纪以来中国新诗现状为核心,对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根由、破解困境的途径及新诗发展的未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认为新诗一直存在着“合法性”焦虑,但新诗毕竟是有着现代特质、中国特色的新生事物,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样态,在未来仍应立足于思想、情感、语言、传统等基础向前推进。评审专家认为:文章问题意识强,聚焦新时代创作与批评路径研究,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富于启发性。

该论文是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亦是中国新诗研究的最新成果。论文的获奖提升了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1日]  浏览次数:[]  来自栏目:[学院新闻]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术研究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魏源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

手机扫码访问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