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

来源:音乐系  作者:沈雷强 潘雯雯

冬日湖畔,聆听江南。2020年12月7日,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萧梅教授的“在音乐人类学的田野中‘聆听’”讲座在我院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人文学院主办,江南大学江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江南运河乐舞研究中心承办。讲座由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浦徐进教授主持,人文学院副院长王芳教授、音乐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朱磊副教授与部分师生代表共同参与活动。

讲座伊始,萧梅教授通过四个故事引入音乐艺术本体,阐述了对于音乐本质的思考,总结了数十年来在音乐人类学的教学研究以及田野调查的实践经验。在萧梅教授的讲授中,马头琴和弓弦潮尔被用以区分感性审美与理性审美,非洲“风语”合欢树被用以阐述对民间生命审美的思考,卡鲁里人的听觉能力被用以验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生动而具体的案例导引下,在场师生对于音乐本质的认识走向深化。萧梅教授强调,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是一个“体化实践”,重在演奏者的创作,表示“‘好听’不在于理性和感性,而在于被感动的瞬间,达到心灵上的共鸣。”音乐人类学研究的目的正是获得一种理解其他文化的能力。

萧梅教授的讲座论证充分、生动形象,使在场师生受益良多。师生们积极与萧梅教授进行了热烈而富有启发性的交流讨论。在活动结尾,江南大学江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沈雷强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寄语同学们通过这次的学术交流,精进学术见解,躬身田野调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为学术研究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0日]  浏览次数:[]  来自栏目:[学院新闻]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术研究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魏源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

手机扫码访问页面